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久热精品在线视频|国产高清精品aaa|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small id="vt5ti"></small>
    1. 大美平潭丨作家綠笙:嵐島石頭肌理中的柔軟表情

      2025-07-06 09:39:27 來源:平潭網(wǎng)

      嵐島石頭肌理中的柔軟表情

      作者:綠笙

      雨終究還是來了,從鉛灰色的天幕上飄然而下,被海上吹來的風(fēng)揪扯出種種裊娜,落在早已因等待而布滿滄桑的“同心石”上,也落在我莫名憂傷的心里。

      這個由猴研島、研后島、限山島三島組成的68海里景區(qū),是嵐島觀海最佳處和“光長石頭不長草”的典型代表,也是祖國大陸距臺灣島最近的地方,離臺灣新竹市南寮漁港的直線距離僅68海里。在這指向明確,以數(shù)字代替地名的風(fēng)景里,四面八方奔涌來的風(fēng)推搡著我,在同心石、同心窗、同心緣、禪意壘石、守望石陣、墨水石柱和海峽之眼中穿行,品味著一個個創(chuàng)意景點的寓意,隱約窺視到這些堅硬石頭肌理中的憂傷。

      每一塊石頭都沉默著,但我分明從那些烙在石頭上的指印和足跡,清晰地聽到它們的歌謠。

      這是風(fēng)與時間的合作,為這些石頭烙上歲月的年輪,年輪里珍藏的海峽兩岸一衣帶水的華夏故事,則走進了嵐島的博物館,在嵐島人口口相傳中。當(dāng)這些大大小小的石頭,以同一種滄桑面孔眺望大海遠(yuǎn)方,在風(fēng)雨交加中再一次深呼吸,行走其上的我感到腳下的微微顫栗。其實,在這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波濤洶涌的海平面下延伸的石頭從來沒有分開過,它們就是連接兩岸陸地的巖石,一直在漫長的時光里托舉所有的風(fēng)景,其堅硬肌理也從來沒有分割過。任海底暗流涌動,它們的柔韌連古板的時間老人也暗暗驚佩。

      當(dāng)然,第一次站在“海峽之眼”極目遠(yuǎn)眺祖國寶島的我,除了在海天一線的地方將目光輕輕地收回,并不能深刻理解這種堅韌的相守,只是在鐫刻著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讓人淚目的《鄉(xiāng)愁》前留下影像,被這滾燙的文字撞擊后我感受到了游子與故鄉(xiāng)分離的心悸。

      這是一個用數(shù)字清晰標(biāo)識的景點,簡單明了,但一直駐守在平潭島老街的五福廟,似乎早就為此打上意味深長的注釋。

      然而,歷史悠久的五福廟,寓示的并不是人們平素所理解的五福,其得名于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市、福塘里及一個嵐島人陳福。陳福乳名阿福,是南宋紹興丙辰科進士,為高宗趙構(gòu)之女徽林公主的駙馬,御賜“忠國孝家”。正是這位歷史人物為五福廟添上頗有意味的一福。五福廟祀五福都城隍,因封謚威靈公,又名威靈公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水師海壇鎮(zhèn)移設(shè)海壇島,奉五福都城隍為駐鎮(zhèn)都城隍。然而,廟里供奉的還有一尊來自臺灣的城隍,且尊坐于前。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城隍爺是一座城池的守護神,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城隍。同時供奉兩尊城隍的平潭島五福廟是全國最獨特的城隍廟,其背后的寓意是眾所周知的海峽兩岸同根同宗的歷史。在歷史記載中,當(dāng)臺灣城隍來嵐島“辦公”之時,平潭的城隍也跨過臺灣海峽68海里短短的距離,在臺灣履行城池保護神的職責(zé)。

      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中沒有交代兩尊城隍如何在一個廟里“辦公”,但他們齊心協(xié)力護衛(wèi)兩岸百姓安寧的職責(zé)不會變,臺灣城隍在嵐島尊坐平潭本地城隍之前,其實已表明了一切。

      平潭之名,則從五福廟所站立之處而來。據(jù)說,托起整個五福廟的是一塊巨大而平整的石頭,平潭之名即由此而來。當(dāng)然,那時候的平潭叫平磹,形象地表明這是一個遍布石頭的島,在后來的歷史演變中,平磹才成了今天的平潭,簡稱嵐,顧名思義,表明風(fēng)的厲害。

      其實,這座石頭島并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大水潭,磹變身為潭,大抵是人們以此寄托一種希望。不知是否有人考證過,這是不是平潭島最大最平整的一塊石頭,當(dāng)然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塊平坦的巨石托起的五福廟,為兩尊城隍提供了地基堅實的“辦公”場所,數(shù)百年來一直講述著嵐臺的不解情緣。尤其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后,海壇鎮(zhèn)水師每三年與臺灣戍兵換防一次,將士們換防時必到五福廟祭祀兩位城隍。

      我站在已被時光覆蓋的五福廟巨石之上,努力品讀人們所說的“平潭的石頭會唱歌”的美言,特別是在“仙人井”“仙人谷”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巖石巨雕面前,尋找著石罅里的千言萬語。

      仙人井并不是我認(rèn)知中的井。它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海蝕豎井,井深41.7米,井口直徑50.4米,井壁是懸崖,井底有三個小洞與大海相連,每當(dāng)漲潮時,井中狂濤雷鳴,奔騰的海浪從三個小洞涌入,如三條蛟龍在半空中交匯,古人稱之“仙井吼濤”。

      仙人谷則是天然的一條海蝕峽谷,長70余米,內(nèi)窄外寬,窄處僅30余米,谷口卻開闊如海。峽谷兩側(cè)絕壁挺拔垂直,谷中間密密麻麻鋪滿的鵝卵石是從崖壁掉落的碎石塊,經(jīng)千百年海水沖刷侵蝕形成。不巧的是我們來時不是漲潮時間,當(dāng)我探頭俯瞰仙人井時沒能看到“仙井吼濤”的奇景,但分明從這刀削斧劈的井壁看到一雙自然之手,仍不停地?fù)]動由風(fēng)與水鍛打的時光之刀,雕刻著天地間所有的事物,包括我們的容顏。

      走進仙人谷,足踏鵝卵石,傾聽它們之間柔順的磨擦聲,想象原本棱角分明的崖石,千百年時光里如何被海水沖蝕成如今的模樣,堅硬的粗糙被歲月的溫潤包漿。于是,它們不僅改變了自身容貌,也揉捏著這條峽谷的性格,在一次次漲潮的海浪淹沒后,狂躁逐漸退隱,活成了天地間最韌硬的溫柔。

      手撫掌上圓潤的鵝卵石,感受它溫潤外表中海的味道,我的腦海里不由閃現(xiàn)68海里景區(qū)那些被風(fēng)與時間協(xié)作雕刻出粗糙紋理的石頭,終于發(fā)現(xiàn)它們粗獷外表里深藏的是同一種溫柔。這是嵐島石頭的集體表情,佇立于祖國母親與臺灣游子距離最近的地方,它們一直心懷期盼的溫情,一種血脈相連、割舍不斷的親情。

      五福廟大門門楣背后懸掛著一架與中門同寬的木制大算盤,用以裁決錢財糾紛、辨別是非、懲惡揚善。嵐島民間有句口頭禪“到五福廟算去”,細(xì)品其警戒警示之意,可謂意味深長。我知道這把算盤能算出嵐島與臺灣的距離,然而卻算不清有多少把根留在臺灣的嵐島人和把根扎在嵐島的臺灣人相思盼歸的千斤兩!這時,我耳邊似乎響起算盤珠子撥動的聲響,它是在計算嵐島石頭上的年輪嗎?這些石頭或粗糙或圓潤,但堅硬肌理融化著的柔軟表情,每個炎黃子孫都能讀懂。

      跟著作家的文章

      一起打卡平潭~

      68海里景區(qū)

      由猴研島、研后島和限山島

      三個主島組成

      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

      最近的地方

      景區(qū)內(nèi)

      怪石嶙峋

      風(fēng)光絕美

      不僅能欣賞鬼斧神工的海蝕地貌

      也能靜靜感受海島風(fēng)韻

      位于限山島

      以摩洛哥藝術(shù)為基調(diào)打造

      自然與藝術(shù)結(jié)合的幾何營地

      也不能錯過哦

      仙人井

      東海仙境景區(qū)

      由仙人井、仙人洞、仙人谷等

      景觀組成

      其中,仙人井最為壯觀

      其形如巨井,呈圓筒狀

      井壁近于垂直

      口徑近50米,深度約43米

      井底有三個小洞

      與海洋相通

      漲潮時海浪洶涌撞入

      井底白浪翻騰

      濤聲陣陣,聲若洪鐘

      蔚為壯觀

      站在觀景臺上居高而望

      迎著縷縷海風(fēng)

      茫茫汪洋盡收眼底

      作者簡介

      綠笙,本名林域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文聯(lián)第八屆委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三明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1991年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xué)院作家班學(xué)習(xí),先后在刊物發(fā)表散文《由蟬而說》《月夜聽荷》《一只特立獨行的鳥》《美麗離愁》、中篇小說《古塔》《蝴蝶樹》《黃金樹》《真相轉(zhuǎn)述者》《被告無罪》等作品,共200多萬字;出版長篇小說《永安筍商》《金沙縣》《謝祐》《建蓮古事》《三明往事》《我們的日月溪》《飛吧,翅膀》7部,共307萬字。

      責(zé)任編輯:林巧薇

      最熱評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