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久热精品在线视频|国产高清精品aaa|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small id="vt5ti"></small>
    1. 作家賴民:那年高考,命運的拐點

      2025-06-07 10:04:16 來源:平潭網(wǎng) 作者:賴民

      那年高考,命運的拐點

      作者:賴民

      今年,恢復(fù)高考已然48個年頭了。1977年下半年,高考制度恢復(fù)。從那一刻起,知識價值重獲認可,一代人開始進行“魚躍龍門”的挑戰(zhàn),寒門學子偷偷鉚勁想憑借讀書改變命運。

      當年,刊登在《人民日報》的消息傳遞到偏遠海島平潭時,距離高考已經(jīng)很近了,考生需同時準備文理科科目。在這“草鞋”與“皮鞋”之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檔口,復(fù)習資源匱乏,備考時間緊迫,競爭激烈。記得那時,我在中樓公社革新大隊(現(xiàn)蘆洋洋中村)插隊落戶,后易為“革新知青場”,上山下鄉(xiāng)也3年多了。

      我們這群海島青年,聽聞高考恢復(fù),心中蠢蠢欲動?;謴?fù)后的高考制度,允許工人、農(nóng)民、知青等群體報考。當時,高考由各省命題,側(cè)重基礎(chǔ)、實用性。十一年耽擱,一朝噴涌,這一年,全國有570萬人參加了高考,但最終只有27萬人被錄取,錄取率為4.8%。

      圖自林間小泉

      我不太記得是赴大隊部、公社,抑或縣知青辦報考,學習荒廢經(jīng)年,備考時間又十分緊張。知青場農(nóng)時不能誤,農(nóng)活不能丟,每天集體出工還不能丟。一顆紅心,兩番準備,我們的精神由熱烈興奮轉(zhuǎn)為高度緊張。

      臨近高考時,挑燈夜戰(zhàn),未敢懈怠,好在當時還趕上了母校平潭一中的高考輔導。語文、數(shù)學靠底子,歷史、地理沒學過只能臨時抱佛腳,搜集資料,在睡前醒后死記硬背。我與后來成為金融界翹楚的湯同學一起復(fù)習,政治科目問答題都各自答了一遍,而后兩相對照,取長補短,再合二為一,記憶效果特別瓷實。用平潭土話說:“效果逮逮好(效果非常好)!”

      圖自林間小泉

      1977年12月16日,這一天我終生難忘。當年,考場設(shè)在平潭一中,我參加了文科科目考試。這場景真可謂空前絕后,父子、叔侄、師生、兄弟姐妹同場競技,異彩紛呈。當眾多考生從田野、廠坊、工礦涌向考場,就注定了這一代年齡差異巨大的高考學子,他們的生命與時代有了澎湃的律動,知識改變命運,從此有了生動的詮釋。

      1977年高考準考證(正面)

      1977年高考準考證(背面)

      報考志愿是考前填報,每人填三個。高考過后,錄取線公布,成績沒公布,也無從稽查,考生坐等結(jié)果,那滋味比“度日如年”更甚。

      記得我去縣醫(yī)院體檢,醫(yī)生滿臉狐疑,盯著我看了良久,說:“好像你家兄弟剛才也來過體檢。”正是,我那在竹嶼水產(chǎn)知青場下鄉(xiāng)的胞弟,當年高考也過了分數(shù)線。第二年,我妹妹參加高考,成功考進福建醫(yī)學院(現(xiàn)為福建醫(yī)科大學)。

      浴火重生,因為高考制度的恢復(fù),我的命運被徹底改寫。1977年冬季高考,1978年的暮春時節(jié),我走進福清師專(現(xiàn)為福建技術(shù)師范學院)。站在五馬山上,遠眺青黛簇擁古塔,背倚昌檀校舍,喜望風蕩水稻田、枇杷山與甘蔗林。我重拾信念和夢想,踏進歷史的階梯,攀援而上,成為時代的泳者,目光投向彼岸遠方!

      賴民,平潭人,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致力于本土歷史文化的學習探究,從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挖掘、保護、弘揚工作。著有《海絲與平潭探源》《海絲新路正揚帆》《嵐臺歷史文化溯萍蹤》等。

      責任編輯:陳雅倩

      最熱評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