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丁小玲筆下的端午隨想
2025-06-02 09:22:15 來源:平潭網(wǎng)端午隨想
作者:丁小玲
我喜歡初夏的雨。因其音美:淅瀝淅瀝,嘩嘩嘩嘩,帶著天然的節(jié)奏感,此時隨便尋一處清靜的地方聽聽雨,便覺得悠然;因其形美:像是雨前的宣傳,地上先是出現(xiàn)了些濕的小圓點,一點一點,分布均勻,看著挺有意思的,那可是畫家畫不出的造型。小圓點漸漸多起來,雨來了。最近它來得很勤,遂想起爺爺年年這時節(jié)都要念叨的話:“這叫五日節(jié)雨。”
爺爺說的“五日節(jié)”,就是端午節(jié)。雨不知疲倦地下著,洗得四野十分清新,草木枝葉都借著這節(jié)氣,蓬勃生長,郁郁蔥蔥,尤其那田埂及溝渠邊的箬葉,長勢喜人,大概因為它們在這個節(jié)氣里有個光榮的使命——家家戶戶包粽子、做五日節(jié)粿都離不開它。
幼年時家窮,我們家從未包過粽子,因為大米是海島的稀有物資,包粽子太過奢侈,但白糖粿、紅糖粿是有的。端午節(jié)前,奶奶和媽媽分工合作,調(diào)粉和面,在等待發(fā)酵的過程中,采洗好箬葉備用。面團發(fā)酵好了,她們便一撮一撮地往箬葉上放……這過程很耗時,我通??匆粫罕闩軟]影了。待我玩得頭發(fā)散落、渾身泥巴地跑回家,遠遠地就聞到了煙火味中夾雜著的箬葉香味。聞過許多美食的味道,但那柴火灶中五日節(jié)粿的香味,依舊令我記憶深深。鼻子一抽,我似乎又聞到了那個味道。
掀開鍋蓋,熱氣騰騰,煙霧蒙蒙中,白糖粿在蒸籠上喜形于色。我媽抓起一個,太燙,她邊呵氣邊快速地左右換手,旋即塞我手里。我也學著她的樣子,左右換手,邊呵著氣,邊往嘴里塞……拮據(jù)的年代,貧乏的味蕾,那一口下去,騰騰的熱氣裹著面的香甜,充斥了我的整個心靈,世界再無其他。
松松軟軟的白糖粿出鍋了,奶奶小心翼翼地把它們碼進竹籃里。竹籃又回到了房梁下。
我曾在春節(jié)時寫過《吊在房梁下的竹籃》,那時竹籃里裝滿了食物,如今年過了,竹籃里的炸魚、糖果子早已完成了它們待客的使命,消失在溫情的歲月里。五日節(jié)粿續(xù)上了歲月的溫暖,再一次把竹籃填滿,等待在節(jié)日里迎來送往。是的,迎來送往,奶奶竹籃里的食物,從來由不得我們隨意享用。白糖粿,那也是留著鄰里互贈,或是客人上門接待用的。
不知過了多久,有一次客人上門,奶奶顫顫巍巍地搭在椅子上,從竹籃里掏出白糖粿,我眼巴巴地抬頭望著,天哪!它長毛了!卻見奶奶見怪不怪,用手蹭了蹭,放到鍋里,回爐重蒸。沒有人在意它是否變質(zhì),唉,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p>
年年端午風兼雨。當我在這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用文字回味著童年的美食時,記憶被一層一層喚醒,那個清貧歲月里食物留給我的溫暖,瞬間涌上心頭。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我在廚房里洗著碗,聽見窗外輕輕的呼喚:“阿妹,過來,過來……”只見我的四嬸婆站在窗邊,手里端著個盤子,冒著熱氣,“這是我煎的蕎麥餅,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來,嘗嘗看?!蹦鞘俏疫@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面餅。四嬸婆已離世多年,她的那聲呼喚,卻始終刻在我的記憶里,還有那蕎麥煎的面餅,我再也沒有吃過,也刻在了我的記憶里。
走過不少地方,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各種美食我已經(jīng)嘗過不少,有些全然忘卻,有些猶有印象,但童年的這些食物承載的記憶,卻永遠難忘,因為這些記憶,是留給故鄉(xiāng)的那些老人的。
平潭的端午
有什么習俗呢
一起來看看吧!
五月初一
釘菖蒲
平潭人在五月初一
會將艾草、菖蒲掛在門的兩側
用火紅且吉祥的紅紙帶固定著
艾草和菖蒲都是芳香植物
其氣味可驅(qū)除害蟲
聰明的祖先
就選擇在五月初一這一天“擋門”
即是擋住瘟疫和病菌
在這咸咸的
有海水氣息的小城里
艾草和菖蒲葉子的香氣四溢
端午的味道從初一開始
蔓延在大街小巷
五月初二
起糅垛
在平潭
粿箬是平潭的特色小食之一
需要用米、麥磨成粉漿
或摻上蒸熟的番薯、紅糖
讓其發(fā)酵,入蒸籠熟成形,酸甜適口
因為粿蒸熟后會膨脹起來
所以命名為“起家粿”
寓意發(fā)家致富
五月初三
煎面餅
面餅是最能代表
端午特色的美食了
平潭方言的“面”與“綿”諧音
有“福壽綿長”的美好寓意在里面
煎面餅前,要先做面皮
用面粉和地瓜粉加水,打上雞蛋
調(diào)成牛奶樣的液體
用勺子一揮一攤就成一張面皮了
煎好的面餅里需要裹著餡
餡料是預先炒好的
如海蠣、蟶、蝦仁、蟹肉
以及豬肉、包菜、綠豆芽、筍干
需要注意的是
在平潭端午節(jié)民俗里
有新喪的人家不得煎面餅
得由鄰里或親友贈送
送的數(shù)量只能奇數(shù)
表示喪事不成雙的良好愿望
五月初四
做節(jié)仔
大部分平潭人
選擇五月初四晚上過節(jié)
主要是寄托對先人的哀思和緬懷
因此各家都要煮一頓大餐
一家人圍坐乘涼品嘗美味
一起慶祝節(jié)日,便叫“做節(jié)仔”
五月初五
曝午時
在平潭
端午節(jié)還是民間的衛(wèi)生節(jié)
這種清掃庭院的活動從初一開始
初五則是高潮
這一天清早
各家各戶從田野上
采回黃花草、紫蘇、馬鞭草、黃豆杄
連同從門楹取下的菖蒲、苦艾
一起洗凈燒水沐浴
家中的大人會將雄黃混上些白酒
裝進噴霧器中
四處噴灑驅(qū)蟲
還會蘸些雄黃點在小孩頭上
寓意趨避毒蟲保佑健康
家具、被帳會洗凈放到屋外或陽臺上晾曬
一直曬到午時陽光直射為止
這便是曬午時
作者簡介
作者丁小玲,一個愛好寫作的小學語文教師,平潭作協(xié)會員。性情流于筆端,熱情付于學生,喜好交予文學。文章隨心字隨人,也許,讀者們可從她的文字中感受到她對傳統(tǒng)文學的熱愛;當然,她更希望這份熱愛能傳遞給您,邀您一起,用柔軟的文字,為時代而歌。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