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久热精品在线视频|国产高清精品aaa|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small id="vt5ti"></small>
    1. 文物故事丨陶支座:南島語族先民的“便攜炊具”

      2025-05-09 16:59:45 來源:平潭網(wǎng)

      陶支座

      出土地:平潭殼丘頭遺址

      作用:炊具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年齡:約6500年

      考古成果:陶支座是古代人類炊煮食物時使用的一種支墊炊具的器物,以三個或四個為組,分開支墊于釜、鍋、罐之類的炊煮器底部。

      陶支座大部分成分是夾粗砂灰黃陶,呈現(xiàn)胎紅色,陶質(zhì)堅硬。圓柱狀實(shí)心,有的呈喇叭狀,有的是直壁。

      值得一提的是,在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陶器中,有著大量的圜底陶器,如圜底釜、缽、罐等,以及形態(tài)各異的陶支座。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副院長侯榕貴認(rèn)為,這些圜底陶器與陶支座的組合就是一個帶腿的鍋,功能與鼎相似,只是鼎的支座不能拆卸,而平潭出土的組合器皿可以。南島語族先民們就一直沿用這種可拆卸收納的組合器皿,以便于攜帶遷徙,這恰恰體現(xiàn)了他們的生存智慧。

      當(dāng)然,關(guān)于這些陶支座,學(xué)界歷來爭議頗多,有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鼎的支座,是炊具的一部分;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這可能是“陶祖”,即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物。

      鏈接:

      殼丘頭遺址位于平潭北部,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15000平方米。20世紀(jì)80年代,福建博物院(原福建省博物館)派出考古隊,對殼丘頭遺址進(jìn)行了首次大規(guī)??脊虐l(fā)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展柜中,這些大量的圜底陶器,如圜底釜、缽、罐等以及形狀特殊的陶支座,就是1985年首次考古發(fā)掘中出土的。

      責(zé)任編輯:劉春蘭

      最熱評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