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海上孤島 今朝雙橋飛架 平潭逐夢海峽變天塹為通途
2021-06-29 09:10:57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融媒體中心 作者:林舒玲 翁娟 周寒冰在平潭海峽大橋開通以前,輪渡是進出島的主要途徑 伊海 攝
列車行駛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上
平潭網6月29日訊 過去,“行”不由己、聽天由“路”,是平潭的交通寫照。碧波蕩漾的藍色海峽,承載著幾代人的辛酸。向海要路,是平潭唯一的出路。
逢山開路、遇水修橋。1991年,平潭縣開始規(guī)劃建設大橋,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峽大橋試通車,孤島連上陸地;2014年6月16日,平潭海峽大橋復橋通車,進出平潭島雙向六車道通道正式形成;2020年10月1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公路橋試通行,進出海島有了第二通道;2020年12月26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面通車,福平鐵路同步開通運營,結束了平潭不通鐵路的歷史。
從不通陸路的輪渡時代,到建成第一座海峽大橋的高速時代,再到公鐵兼通的高鐵時代……平潭如今依托雙橋的建設,架起了連接內陸的大動脈,更架起了嵐島百姓的希望之橋、發(fā)展之橋、富裕之橋,逐漸成為海峽西岸璀璨的海島明珠。
2019年9月25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合龍貫通
“臺平歐”海鐵聯(lián)運開通
海峽大橋
一波三折13載終圓夢
“在寧靜的夜晚,我做了一場美夢,夢見平潭大橋像一條巨大的紐帶,把小山東和娘宮連接起來。橋上一片繁忙,兩邊的大理石上,雕刻著青龍,一共39只,代表著平潭39萬人民?!?003年,就讀于平潭實驗小學的吳立舒在作文《未來的平潭大橋》中這樣描繪了世代平潭人深藏心中的夢想。
2004年,福建交通信息增刊登載了吳立舒的這篇作文。省交通廳領導專門批示:建設平潭大橋意義重大,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從此,夢想照進現(xiàn)實。
其實早在30年前,平潭人民就開始探索建橋。1991年,平潭縣開始規(guī)劃建設大橋。1992年10月,在建縣80周年紀念會上,縣委、縣政府正式提出建設平潭海峽大橋,隨后成立了平潭海峽大橋籌建委員會。
時任縣長林文寶是平潭海峽大橋的首位倡建者,在他手上誕生了第一幅大橋設計圖紙。在林文寶的帶領下,平潭成立大橋籌建委員會、組織專家地質勘探、積極籌融資……但這位一生都在踐行“大橋夢”的人,卻積勞成疾,帶著未圓的夢遺憾離開。
大橋夢起,卻命運跌宕。作為貧困縣,單靠平潭力量建橋簡直天方夜譚。十幾年來(1992年提出至2005年立項),建橋的夙愿在勘探、融資、規(guī)劃、論證中屢次步入山窮水盡的境地,但平潭人民建橋的決心和信心始終沒有動搖。
現(xiàn)任京臺高速(平潭)跨海大橋有限公司董事長、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玉仁,先后參與見證了平潭海峽大橋和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建設,他的前半生,都在為平潭建設跨海大橋不懈努力。在經濟條件薄弱,多次融資合作“無疾而終”后,丁玉仁提出了“兩條腿走路”的思路。
“當時對外融資一直失敗,我們就嘗試以交通項目的名義,向省里申報立項。”丁玉仁回憶道,沒有想到,這一次卻迎來了真正的轉機。
在丁玉仁等人的奔走下,2003年9月29日,省計劃委員會對平潭海峽大橋項目建議書作出正式批復,平潭海峽大橋項目正式立項?!笆虑榈恼嬲D機出現(xiàn)在2004年,當時的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來平潭視察,指出要早點修好大橋?!倍∮袢收f,同年3月,大橋被列為福州市項目,并專門成立了平潭海峽大橋籌建辦。
“籌建工作也很辛苦,我翻看了當時的日記本,從2004年到2005年,我們總共完成了65項課題的論證。”丁玉仁說。
2004年12月,項目建議書和工程預可研究報告經過重新修編,由省發(fā)改委正式上報國家發(fā)改委要求審批立項。2005年3月,交通部和發(fā)改委先后委托有關單位、召集專家對平潭海峽大橋項目進行現(xiàn)場調研、評估論證,基本同意“預可”。在這一年的6月7日,平潭海峽大橋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同年10月20日,大橋經國家發(fā)改委批準正式立項。得知海峽大橋獲國家立項,平潭百姓在當夜自發(fā)燃放煙花炮竹以示慶賀,當晚整個縣城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在完成各項論證的基礎上,2007年5月23日,國家發(fā)改委批復了平潭海峽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不久,交通部也批復了大橋初步設計方案,標志著工程前期工作基本結束,具備開工條件。
建設平潭海峽大橋是大手筆,投資額大,風險較高。這樣的工程一般需要通過項目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當時全縣發(fā)動干部群眾和廣大嵐籍在外鄉(xiāng)親、仁人志士,募集大橋建設資金。平潭各界紛紛慷慨解囊,為大橋捐資達6655萬元。
2007年11月30日,這座凝聚了平潭人夢想和期待的海峽大橋在娘宮村舉行了開工典禮。這一天,萬人空巷,無數(shù)的平潭人涌上街頭,載歌載舞,用喜悅和狂歡來銘記這一歷史性時刻。
平潭海峽大橋橋址所處的位置為海壇海峽的南部,風、浪、潮等自然天氣條件惡劣,加上海底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隊采取“三班倒”和增加機械投入的方式趕進度,“人停但現(xiàn)場和機械不?!背蔀楫敃r的施工常態(tài)。
就這樣,原計劃2011年8月通車的海峽大橋,終于在2010年12月25日提前通車,最終通車時間整整提前了9個月。與此同時,2010年9月28日,平潭海峽大橋復橋動工建設,并于2014年6月16日通車。
2010年12月28日,大橋正式通車的第三天,和許多平潭人民一樣,林文寶的愛人李愛玉驅車專程來到平潭,只為看看新建成的大橋。“文寶,今天我替你到大橋上來看看了,橋建得很好,你可以安息了?!崩類塾裾f,自己的丈夫一直心念大橋,在病重的那些日子里,他還一直把海峽大橋的設計圖放在枕頭下。
平潭海峽大橋
平潭海峽二橋二線通道
公鐵大橋
七年奮戰(zhàn)高鐵由此開
時代和國家給予平潭的,遠不止這些。
2009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若干意見》發(fā)布,拉開了平潭開放開發(fā)的序幕。同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qū)。彼時,全島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壇海峽南口的平潭海峽大橋。而在接下來的日子,時代的目光漸漸轉向了波飛浪卷的海壇海峽北口。十年后,那里橫空架起一座“超級工程”,那曾是平潭人民想都不敢想的夢。
為加快海西經濟區(qū)建設,福平鐵路建設被加速提上日程。平潭人民的“高鐵夢”就此繪就。2010年1月,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管委會成立了區(qū)鐵路建設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推進福平鐵路建設的前期工作。
相比一橋的步履維艱,二橋行進步伐顯得更加矯健。與平潭海峽大橋“誕生”的時代不同,平潭已經從偏居一隅的貧困海島一躍成為兩岸融合發(fā)展的“橋頭堡”,綜合實驗區(qū)的新使命、新定位,讓這座盤踞在世界三大風口之一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呼之欲出。
2010年3月,福建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福建平潭島上島鐵路規(guī)劃方案研究協(xié)調會,明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和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對跨海路段采用公鐵合建方案進行研究,共同編制《福建平潭島上島鐵路和公路跨海壇海峽橋隧方案硏究》報告。就此,實驗區(qū)成立后的“一號工程”、海島第二通道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建設提上日程。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所處位置是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巖硬,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10倍以上,全年有效作業(yè)時間不超過120天。此外給設計和施工帶來巨大挑戰(zhàn)的還有海底地形起伏大,巖體風化不均、巖面傾斜、基巖裸露,惡劣的環(huán)境讓這里一度被稱為“建橋禁區(qū)”。
面對難題,如何在設計上降低施工風險?大橋工程師們把3座主要航道橋均設計成鋼桁混合梁斜拉橋,鋼桁梁采用兩節(jié)間整段架設技術,減少了拼接接頭,縮短了海上作業(yè)時間;深水高墩區(qū)橋采用簡支鋼桁雙層結合梁,整孔鋼梁全焊、整孔浮運及吊裝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確保了工程質量。
“我們圍繞橋梁結構、防風、防腐等方面開展了50多項專題研究,交出了6000多張的設計圖紙。每個方案都是在無數(shù)個方案中比選出來的,才形成了最終結構安全、節(jié)約投資、便于施工的方案。”設計方鐵四院橋梁院工程師楊利衛(wèi)說。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藍圖日漸清晰。2012年3月,交通部批復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通航論證報告;2012年10月,國家發(fā)改委正式批復福平鐵路可研報告;2013年5月,鐵路總公司正式批復福平鐵路初步設計。
2013年11月13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啟動建設,向“不可能”發(fā)起挑戰(zhàn)。自建設之日起,大橋一直迎著大風大浪頑強“生長”。2014年5月6日,在“亙古無人跡”的人嶼島上,SR73-9號樁正式開鉆,拉開了大橋基礎工程施工的帷幕。2018年6月20日,鼓嶼門水道橋左幅主塔成功封頂,這是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最后一個主塔。2019年9月25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線合龍貫通。2020年10月1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公路橋試通行;2020年12月26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面通車,平潭邁向高鐵時代。
時隔十年,海壇兒女再度沉浸在大橋通車的喜悅。不少人紛紛自駕或乘高鐵前往福州,穿梭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上,睹其風采、嘆其艱難、驚其壯闊,體驗一把平潭的“速度”。
“對平潭來說,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通道?!遍L期從事臺海研究的廈門大學教授唐永紅對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開通寄予厚望。他表示,公鐵大橋的開通,直接提升了平潭對外的便捷性,間接改善了平潭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投資環(huán)境,有助于臺胞臺企來平潭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推動平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
如今,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佇立在海里,不僅跨越了海峽,還跨越了歷史。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在碧波之上
未來通道
海峽浪涌夢起開新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毒V要》的規(guī)劃期為2021至2035年,在“京津冀-粵港澳”這一交通主軸中,臺灣省臺北市也被規(guī)劃在內,所在支線路徑為阜陽經黃山、福州至臺北。此消息一出,頓時引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大家都紛紛點贊“優(yōu)秀”!有的網友說“有盼頭了”,還有的網友表示“臺灣自駕游可以實現(xiàn)了”。
而福平鐵路就是京福臺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內地對臺客貨交流主通道,是合肥至福州鐵路往臺灣的延伸段,也是臺灣海峽鐵路的先建段。另外,國家高速公路網京臺線長樂松下至平潭段已于2020年底全線貫通,京臺高速的貫通只差最后一段。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會客室里,一張“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總體規(guī)劃(2011-2030)”的規(guī)劃圖將已經實現(xiàn)的、還未實現(xiàn)的規(guī)劃統(tǒng)統(tǒng)囊括其中。圖上,一條黑色虛線從平潭島內一直往臺灣海峽延伸,那是萬眾矚目的臺海隧道北線方案。
“眼光要放長遠?!倍∮袢收f,平潭的戰(zhàn)略定位,決定這個小島肩負著特殊的使命,規(guī)劃建設的眼光勢必放長遠。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圍繞臺海隧道的研討從未停止。
1996年,清華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提出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建議,他是這個“大膽構想”的首創(chuàng)者。
此后,從1998至2003年,前四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已設計出北、中、南三種方案:北線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中線從福建莆田到臺灣中部;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臺灣嘉義。而北線方案,是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施工條件較好、造價最省、可行性較高的一個選擇。
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聯(lián)合多名臺聯(lián)、臺盟界別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交《關于盡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為兩岸人民深度融合創(chuàng)造條件。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吳志明表示,平潭是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如果修建一條連接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那么兩岸地理、心理的距離都更近了,待兩岸統(tǒng)一時再續(xù)建通向臺北的東段工程就更快了。
2020年5月,以吳志明為首的調研組赴嵐調研,實地察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并聽取了平潭提出的啟動高速(海底隧道)項目的可行性建議,表示將深化完善提案內容,推動項目前期籌備工作早日啟動。
“從平潭海峽大橋動工起,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眼前的這片臺灣海峽。”丁玉仁說,從海峽大橋、海峽復橋再到海峽公鐵大橋,我們在向海要路,在與風浪斗爭,但同時我們也在了解“困住”我們的這片海域。十幾年來,我們收集了許多關于這片海域的水文、潮汐、水深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這些都將成為建設臺海隧道的第一手資料。
海峽浪涌夢又起。當平潭人民沉浸在奔向高鐵時代的喜悅里,下一個更為宏偉的夢想卻已醞釀許久。究竟還有多少不可能的夢想“降臨”這座海島呢?我們潛心靜待。
責任編輯:林丹
最熱評論